| 作者:呂緋 2025-10-28 | |||||
|
|||||
面對新課綱下的國寫,拿高分不靠運氣,而是靠方法與穩定的節奏。本篇綜合四位上榜學長姐的經驗,將以「準備方式、練習方式」兩大面向統整,提供可立即上手的策略,幫你把分數一步步穩住、推高。 ![]() 許多人以為寫作靠天份,但四位受訪者的共同經驗是——把「素材力」和「架構感」養起來,穩定比靈感更可靠。 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的呂詠倢分享,她在學測前半年開始啟動系統化準備:前四個半月兩週一篇,最後一個半月改為每週一篇。她刻意把重心放在知性題,原因很直接——知性題重視論證與結構,能靠策略練習在短期內有效增幅分數;相較之下,情意題仰賴長期閱讀與感受力,短期提升幅度有限。 因此,呂詠倢先建立「主題化資料庫」,將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環保、心理與社會現象等常見議題分門別類,平日閱讀遇到可用的例證、數據與金句便立刻摘錄,久而久之,腦中就像裝了一座可隨取即用的資料庫。她強調,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寫了幾篇,而是你是否擁有能迅速調動的素材系統。 就讀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的徐新棣也提到,自己高二升高三的暑假開始密集訓練,因為發現知性題是弱項,便把閱讀重心轉向科普與論說文,並主動「拆解範文」。他不追求用字艱澀,而是回到結構——背景定位、清楚立場、兩到三個面向的理由、最後總結與提升。這套他口中的「BARC」骨架,讓他在任何題目前都能保有方向感。 ![]() 有趣的是,他同時準備了「口袋故事」:親情、友情、挫折與轉折等常見情意母題,各預先備妥一兩個可調整的真實故事。遇到情意題就以「小題大作」聚焦一事,透過五感細節與情緒張力拉出畫面,避免空泛抒情。他說,寫得動人的祕訣不是誇張,而是精準。 來自高雄女中、現就讀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的謝雨岑,則特別提醒不要迷信「一帖通吃」的公式。她認為新課綱的題目更加多元,若執意用同一種題材或模塑文章走天下,往往會在陌生主題前崩盤。她的做法是「以讀帶寫」:不花太多時間抄筆記,而是多練、多給老師或家教批改,透過外部回饋校正方向;同時把喜歡的句法、轉折與節奏學起來,換素材重練,讓技巧長在手上。而在準備順序上,她會逼自己先快速處理知性題,把更多時間留給需要鋪陳與醞釀的情意題,務求兩者都能在時間內寫滿、寫穩。 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生傳系的俞承志自承情感書寫較強,反而在知性題上吃虧。他索性反其道而行,專攻知性題的「結構清楚與論述自明」:開頭簡潔表態,次段完整鋪陳主張,再以多元例證支撐,最後回到主張做反思與延伸。他說,練習不只是寫,而是「生活」——平常留心議題與人情世態,快速把所見所感寫成短札,考場上才有可用的素材。長期的「寫—想—再寫」循環,讓他在限時裡維持冷靜、守住秩序,文章自然有骨有肉。 ![]() 練習的關鍵不在量,而在「是否有效」。常見做法是每週至少一個知性+一個情意;考前1–2個月可依弱項加密。若時間有限,優先強化知性題的穩定度,確保基本盤。 呂詠倢的習慣是以「審題與結構」為檢討核心。回看題目關鍵字,追問其定義、目的、演變與利弊,再核對自己的立場是否切入到位。她會在每段前簡短標示段旨──「提出觀點」「補充論據」「反面論證」──再檢查段落之間是否用到「然而」「進一步來說」「正因如此」之類的邏輯銜接詞。這些看似小事,卻是讓閱卷者「一眼看懂你在做什麼」的關鍵,同時也避免文章在中段失焦或重複。 徐新棣主張「以終為始」的演練。先快速閱讀題目,保留第一印象,再畫出心智圖或列出綱要。她的原則是「有綱不迷路」:哪怕只用三分鐘,也要把段落順序、分論點與例證的面向想清楚。她很少重寫整篇,但會在檢討後列出同題目的其他可走路線,藉此擴大思考半徑;下一次遇到類題,就能快速換角度安排材料。她也提醒,歷屆試題與高品質題本有範文可對照,做完一定要反讀——不是抄語氣,而是拆「鏡頭運動」:如何開場定位、在哪裡轉折、例證如何遞進、結尾怎麼回環。 謝雨岑的「有效練習」口訣是「快、狠、準」。快,是計時練字與練腦,逼自己在短時間內完成思考與書寫;狠,是刪掉空話、避開冗贅,以一段一主張的密度推進;準,是用詞不浮華、立場不含糊、例證不空泛。她也提醒別走偏門:篇幅長與字體工整不保證高分,但確實能讓閱卷者更容易捕捉你的重點。若能兼顧可讀性與內容密度,分數往往穩健上修。 俞承志則把練習變成「生活化的積累」。他鼓勵把日常的對話、所見所聞與心中起伏化為簡短文字,累積成個人的素材庫。當你在考場上需要一個案例或一段情緒張力時,不必臨時創作,而是「從生活裡調用」。他也會與老師或同學討論成文後的整體觀感,甚至試著用人工智慧檢視結構與用字,當成另一面鏡子,照出盲點。 多數人會使用歷屆學測題與權威題本(如綜合性模考題)進行模擬練習。而面對偏離近期出題趨勢的題目,則可用來做思考框架的演練。 練習完之後更要進行檢討、重新練習: ![]() 如果你希望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,歡迎延伸閱讀呂緋老師的《抄高分作文:才能作文超高分》。書中以「臨摹—拆解—重組—內化」為主軸,提供15堂、長達170分鐘呂緋老師的中文寫作教學課程,不僅示範如何從題目抽絲剝繭、擬定觀點、配置分論點與例證,更提供可直接演練的寫作任務與檢核清單。當你把這些方法練到手感,靈感就再也不是稀缺資源,而是被良好流程牽引出來的必然結果。願你帶著結構與故事上場,把自己的思考寫成清楚而有力的篇章,在學測這一關,穩穩拿下屬於你的高分。 想更了解《抄高分作文:才能作文超高分》提供什麼樣的學習資源?快點以下的書籍介紹連結吧! ![]()
抄高分作文:才能作文超高分(附15堂老師真人教學中文寫作影片+成語與名言佳句電子書+常見錯別字電子書+學測國寫練習題「Youtor App」內含VRP虛擬點讀筆)
作者: 呂緋
|









